金屬進行防腐目的在于避免腐蝕引起的外觀變化或者內在功能的損失,自然界的大多數金屬除了惰性金屬比如金、銀、鉑等以單質形式存在,其他大多數金屬都是以氧化物、鹵化物、鹽等形式存在,人們生產生活中常見的金屬除了裝飾品用到的貴重金屬外,主要是銅、銅合金;鐵、鋼、不銹鋼;鋁、鋁合金等,都是基于材料自身的電磁性能、力學性能而被應用。這些金屬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俗稱的生銹,此處有人會反駁不銹鋼不生銹,這個問題后續會有解答。
首先弄清楚金屬所生的銹是什么,銹是金屬發生化學變化形成氧化物、硫化物、鹵化物以及復雜鹽類的概括性稱呼,如鐵銹是三氧化二鐵和四氧化三鐵,銅銹是綠色的堿式碳酸銅、鋁銹是氧化鋁和氫氧化鋁等。銹變有如下幾個特點:
①金屬化學性質較為活躍,能夠和自然界的常見物質如氧氣、水、二氧化碳、硫化氫等接觸后生銹,例如:按照化學活潑性從高到低的順序依次有鉀、鈣、鈉、鎂、鋁、鋅、鐵、錫、鉛、銅、汞、銀……
②從金屬表面開始,向內部延伸,最具代表性的就是鋼材的銹穿。
③發生金屬銹變的其他條件如氧氣、水汽、溫度等
中學化學教材中有一個經典實驗,用來探索金屬腐蝕的一般特點,三個燒杯中各有一個鐵釘,第一個燒杯中是空氣,第二個燒杯中鐵釘在水底、第三個燒杯中鐵釘懸掛在水面,露出一半。一段時間過后發現第三個燒杯中的鐵釘銹蝕最明顯、水底的鐵釘銹蝕最輕,這個現象充分證明了上述的第三個特點。
只有清楚了銹蝕的一般性規律和特點才能有針對性的采取防銹方法??茖W技術的持續發展已經在金屬防腐的多個方向上取得了顯著成就,可以稱之為“表面功夫”和內功都很優秀。下面就從內外兩方面簡單說明一下:
一、根據化學元素的特點進行混合實現由內而外的防腐,這個過程要符合實際、考慮經濟適用性,所以出現了不銹鋼、耐候鋼而不是金鐵合金;
二、做好表面功夫,既然生銹是由表及里,那么對表面進行一定的防護處理,阻斷生銹的進行。這種思路最直接也最容易實現,采用物理或化學方法對外界有害介質進行隔絕從而實現防腐如浸油、涂覆凡士林,噴涂油漆,噴塑、靜電噴涂、熱噴涂、電泳、鋅鉻涂層、搪瓷、電鍍銅鉻涂層、烤藍、磷化、陽極化處理、發黑處理等。這些表面工藝的共同特點是隔絕保護,除此之外還有犧牲保護,犧牲保護可以形象的理解成一道不夠堅固的防線雖然不能抵御介質入侵,但是能夠遲滯入侵過程,最具代表性的犧牲保護是鍍鋅(熱浸鍍鋅,電鍍鋅、粉末滲鋅),鍍鋅的厚度和致密性如同防線一樣,越致密越厚則越能抵御腐蝕,防腐時間也就越長。
最后要回歸開頭提到的不銹鋼的問題,不銹鋼之所以“不銹”的本質是這類金屬合金中鉻含量達到一定的比例后(10.5%Wt),能在表面形成一層連續且致密的鉻氧化膜(Cr2O3),因為其透明且具有自修復能力,所以金屬表面始終能呈現金屬光澤,即便局部Cr2O3被破壞也能快速修復再次封閉金屬表面,但是即便如此也不是毫無缺點,這類氧化膜容易被鹵化物破壞,所以海洋環境中使用的不銹鋼有更加嚴格的成分要求。
本文鏈接:http://www.daoshang.cc/Article/mktlgtjsff.html
(編輯者:南京曼卡特,如需轉載,請注明出處)